數位轉型已被視為台灣經濟下一個重要成長動能,尤其疫情後全球供應鏈即將重組,台灣製造業數位轉型已刻不容緩,更是邁入智慧製造的關鍵。然需注意的是,數位轉型牽涉不同構面,從需求端到供給端,都難以透過一己之力完成,這也讓市場開始意識到,不管是善用第三方資源,或是透過跨界合作把餅做大,才是數位轉型成功的關鍵。
為此,像是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(以下稱軟協)也因應這股市場需求而成立智慧製造促進會,盼藉由匯聚多方能量,協助台灣在地製造業降低數位轉型的門檻與窒礙。日前,軟協也於台中軟體園區舉辦智慧製造促進會啟動大會。
日前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也提到,尤其在智慧製造領域中,台灣有許多具規模的製造業,多年來已有此認知並開始進行數位轉型,中小企業中更有許多隱形冠軍。而目前國內中小製造業正值培養二代接班之際,此時藉由數位轉型打造創新商業模式,將是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的關鍵。
各產業已逐漸認知到數位轉型對智慧製造的重要性,但要實際投入轉型談何容易,光是其中OT、IT到雲端這段跨領域的多元技術整合,絕非單一業者可獨自承攬。因此,市場更加認為,數位轉型要成功,就得善用第三方資源,千萬別單打獨鬥。
為此,在數位轉型推動中扮演要角的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,也因應製造業吹起的數位轉型浪潮,成立智慧製造促進會。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秘陳國樑也指出,台灣相較其他亞洲國家,已經導入或有意願進行數位轉型的中小企業比率偏低,由此更需要產業攜手,協助中小企業轉型。
為因應各產業聚落數位轉型不同需求,智慧製造促進會將由北區會長宋祥榮、中區會長歐俋伶、南區會長林炳輝領軍。希望整合促進會聯盟中專精於各領域的夥伴能量,以完整解決方案進行跨業合作,診斷出台灣中小型製造業合適的數位轉型模式,並進一步發展垂直領域系統整合商、協助製造業進行人才培訓等。
據悉,智慧製造促進會初步將鎖定以機械業、機械次產業(如手工具、水五金、自行車和扣件產業),以及鞋服、紡織業為對象,先從管理本質著手,建構正確的智慧製造思維,再藉由促進會聯盟夥伴的進駐,以各垂直領域完整解決方案進行跨業合作,透過不同的技術、工具,協助企業進行內部作業流程改善或營運流程的變革,以循序漸進的模式進行數位轉型。
軟協表示,數位轉型可分為「3+1」構面,包括營運卓越、客戶體驗、商業模式,以及供應商與生態系統。然而,數位轉型在不同構面下所切入的角度不盡相同,例如客戶體驗可能包括線上與線下的售後服務方案,或是產品研發或銷售會支持商模的改變等,但市場上眾多眼花撩亂的解決方案與服務,到底適合哪個構面?
智慧製造促進會中區會長歐俋伶則表示,促進會的任務是先將平台搭建起來,並在第一線理解產業應用與需求,進而拉動供給與需求端的媒合。而歐俋伶也提到其中的關鍵是彼此之間並非各自前進,或讓企業主疲於判斷篩選多種複雜的方案,彼此卻沒有整合,導致花費大卻綜效小。
促進會的首要之務,會先協助企業盤點智慧化缺口,理解造成此現象的歸因為何外,同時透過聯盟夥伴從擅長的產業切入,透過各種包括資訊化、自動化、聯網化或智能化工具的導入,在不同規模與階段路徑下,從小變大,再由大變強。
智慧製造的時代,難以單打獨鬥,唯有跨界合作,才能把餅做大。因此在智慧製造促進會中,也可以看到來自不同領域的夥伴展開跨界合作,例如包括研華科技、新漢智能等在內的設備聯網平台商、深耕IT管理系統的鼎新電腦、翔威科技等MES廠商、提供智慧工廠聯網應用的采威科技、日威科技等。此外,也有不乏優質新創公司參與,包括快思科技、杰倫科技、思納捷科技等。不管是支持中心廠的專案型,到模組化滿足小型代工廠的微應用方案,都將在平台中透過緊密協作互補互利。
歐俋伶表示,因應疫情,製造業除了眼前的危機處理,同時也需要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,甚至疫情過後,能否接到新的訂單?而現在正是製造業者蹲低練功,補強體質的好時機。智慧製造促進會不僅是擘劃台灣製造業的藍圖,更希望透過匯聚這些能量,透過協作磨合扎實的國家隊,讓疫情過後,若產業的生產基地快速轉移,可以透過結合5T(IT、OT、CT、ST與DT)跟5G等技術,快速布局海外。
全文請詳此連結:
https://www.digiwin.com/tw/dsc/activity/MFT/WB003005/WB00300502.html